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736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王汾连  赵太平  陈伟  王焰 《岩石学报》2013,29(10):3519-3532
攀西地区广泛发育Nb-Ta-Zr矿正长岩脉,它们在空间上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玄武岩、辉长岩及长英质岩体(正长岩和花岗岩)共生,但是否有成因联系并不清楚。本文对攀西地区炉库和白草两个Nb-Ta-Zr矿区中的正长岩体、无矿及含矿正长岩脉进行了锆石LA-ICPMS法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炉库矿区正长岩体和无矿正长岩脉锆石U-Pb年龄为255.6±2.0Ma和255.6±1.5Ma,含矿正长岩脉为256.7±4.4Ma;白草矿区正长岩体和含矿正长岩脉形成时间为257.9±2.3Ma和257.8±1.3Ma。这些年龄结果均显示攀西地区Nb-Ta-Zr矿化的形成时代与正长岩体一致,说明Nb-Ta-Zr矿化的形成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紧密相关,为地幔柱成矿系统的一部分。两个矿区含矿正长岩脉的锆石εHf(t)值分别为+0.1~+9.5(多数集中于+2~+6,炉库矿区)和-0.2~+7.7(白草矿区),与正长岩体相似(炉库矿区为+1.0~+6.6,白草矿区为+2.1~+6.2),说明含矿岩脉与正长岩体有紧密成因联系。结合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初步认为,正长岩体和正长岩脉是峨眉山地幔柱岩浆底侵到下地壳底部的基性岩再次部分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漏斗演化与供水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历史及最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结果的分析,认为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在长时间高强度开采后已经获得了可观的补给量.但是,近半补给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减少开采量以应对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大规模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资源可为沧州地区增加近2×108m3/a的可利用资源量,还可以增加降雨入渗补给量,改良地下水质,是解决沧州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3.
闽中丁家山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铅、硫、铷、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分析,对闽中丁家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围岩全岩及矿石内方铅矿的Pb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宽,方铅矿的206Pb/204Pb比值在18.182~18.605之间, 207Pb/204Pb比值在15.010~15.932之间,208Pb/204Pb比值在38.331~39.666之间,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来源特征,可能由龙北溪组地层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共同提供。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组成为-1.7‰~5.6‰,平均值为2.7‰,具有向正值偏移的塔式分布特征;系统δ34S初始值为3.97‰,深源硫特征明显,说明硫由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提供。成矿期的石英铷-锶等时线年龄为(146.15±3.95) Ma,成矿时间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丁家山铅锌矿床为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经区域变质的富钙质沉积岩与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94.
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杨砦峪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小秦岭地区大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据野外观察,成矿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Ⅰ黄铁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为CO2-H2O-NaCl±CH4流体体系,并且发生不混溶。从第Ⅰ成矿阶段到Ⅳ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是307~407℃,270~320℃,225~272℃和166~226℃,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盐度w(NaCleq)平均值分别为7.3%,7.1%,9.0% 和6.4%。各阶段成矿压力为120~178 MPa,85~140 MPa,75~130 MPa和60~122 MPa,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流体不混溶作用是导致杨砦峪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其诱因可能与控矿断裂由压扭转为张扭所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995.
李建昆 《地球学报》2013,34(S1):183-187
通过对老挝孔沙湾斑岩型金矿地质特征的阐述和矿床成因探讨、矿床对比, 发现该金矿与云南鹤庆北衙斑岩金矿有许多相近相似之处, 如矿床成因、控岩控矿构造样式等, 结合已取得的初步勘查成果, 进而认为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金矿前景广阔,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6.
凹山铁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成矿过程具有多阶段的特征,是宁芜矿集区凹山矿田成矿作用演化的典型代表。本次研究工作,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将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的形成划分为4个世代,分别为浸染状磁铁矿、角砾状磁铁矿、粗粒脉状磁铁矿和伟晶状磁铁矿,它们是四个成矿阶段的产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表明,随着成矿作用的演化,磁铁矿主量元素中Ti、Mn、V含量变化微弱,Al、Mg含量增高;微量元素中Ga、Sn及高场强元素Zr、Hf、Nd、Ta含量变化较小;从角砾状矿石到伟晶状矿石Co含量逐渐增高、Sc含量逐渐降低。根据以上成矿各阶段中磁铁矿成分的变化,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凹山铁矿床作为一个高温气液充填矿床,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演化晚期形成的高温富铁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磁铁矿具有同源连续演化的特征,其中隐爆作用诱发了大规模铁沉淀,并为成矿提供了空间,形成了早期的浸染状和角砾状矿石;成矿过程中流体成分不断变化,后期大量挥发份的累积和外源流体的逐渐加入,形成了伟晶状矿石并使得磁铁矿具有了热液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滇西北衙多金属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及其与富碱斑岩关系初探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与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在矿产勘查方面又有重大突破,金已达到超大型矿床,伴生铁、铜、银、铅、锌也达到了大-中型矿床规模。本文基于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北衙多金属矿的成因类型,富碱斑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及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与成矿相关的富碱斑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及锆石LA-ICP-MS的测试,探讨了铁矿的成因。研究表明,矿田原生金属矿床可分为:斑岩型铜金矿化,夕卡岩型铁、金、铜、铅、锌矿化,爆破角砾岩筒中的铁、金、铅、锌矿化以及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其中夕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是该区最主要的成矿类型。新生代富碱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的年龄分别34.92±0.66Ma和36.24±0.63Ma。属于钾质碱性岩系列。它不仅为含矿流体的上升提供了动力和热能,而且还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因此形成以斑岩体为中心,由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型等矿床构成的一个连续的成矿系统。钾质碱性岩及矿床是在碰撞造山走滑构造系统深部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本区岩体接触带中发育大量由菱铁矿和磁铁矿组成的铁矿体,其中大部分的磁铁矿是一种具有赤铁矿的板状晶或聚片双晶假象的穆磁铁矿。对磁铁矿和菱铁矿形成条件的分析表明,磁铁矿和菱铁矿主要是在碱性环境下交代含铁夕卡岩矿物形成的。当热液中H+的浓度降低时,赤铁矿被还原为磁铁矿,但仍保留了赤铁矿的晶形,于是成为穆磁铁矿。由此推测,本区成矿作用是在成矿流体及夕卡岩化交代作用长时间反复持续进行的条件下发生的,这可能是本区得以形成巨量金属堆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园岭寨矿区泥竹塘区段钼矿床是江西境内发现的最大斑岩型钼矿,现探明储量属超大型.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呈大透镜状、似层状.矿体厚度巨大,最大达456.57 m,最薄52 m,平均227.8 m,矿床平均品位0.067%.本文重点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并对矿区的构造及成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深部具有隐伏爆破角砾岩筒.而北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隐爆角砾岩简及花岗斑岩体的侵入、就位,且导致花岗斑岩体周边50~450m内不同方向的成矿节理极为发育,为本区钼矿床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  相似文献   
999.
在内蒙古阿吉勒矿区,通过面积性剖面测量,X荧光仪测量的Mn、Cu、Pb、Zn多元素峰值异常反映出矿(化)体的出露位置,高密度电法异常反映出矿化分布在构造裂隙及岩体接触带部位,EH4电法异常反映I号矿化蚀变破碎带深部为一近东西向的低阻构造带,北倾,延深上千米。结合钻探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铅锌矿体宏观上受低阻构造带控制,主要赋存在构造带与围岩接触带、构造带中不同深度岩石裂隙以及不同岩性岩石接触面附近,在不同深度分层分段产出。  相似文献   
1000.
Late Mesozoic volcanic-subvolcanic rocks and related iron deposits, known as porphyry iron deposits in China, are widespread in the Ningwu ore district (Cretaceous basin)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polymetallic ore belt, East China. Two types of Late Mesozoic magmatic rocks are exposed: one is dioritic rocks closely related to iron mineralization as the hosted rock, and the other one is granodioritic (-granitic) rocks that cut the ore bodies. To understand the age of the iron mineralization and the ore-forming event, detailed zircon U-Pb dating and Hf isotope measurement were performed on granodioritic stocks in the Washan, Gaocun-Nanshan, Dongshan and Heshangqiao iron deposits in the basin. Four emplacement and crystallization (typically for zircons) ages of granodioritic rocks were measured as 126.1±0.5 Ma, 126.8±0.5 Ma, 127.3±0.5 Ma and 126.3±0.4 Ma, respectively in these four deposits, with the LA-MC-ICP-MS zircon U-Pb method.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combined with previous dating,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iron deposits in the Ningwu Cretaceous basin occurred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131–127 Ma. In situ zircon Hf compositions of εHf(t) of the granodiorite are mainly from ?3 to ?8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176Hf/177Hf ratio are from 0.28245 to 0.28265, indicating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dioritic rocks in the basin. We infer that granodioritic rocks occurring in the Ningwu ore district have an original relationship with dioritic rocks. These new results provide significant evid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this ore district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ore-forming event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